【匡山书院教师培训】合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切实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2021-03-31

   合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切实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文 _ 涂良军

   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因此,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资源概述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生物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实施建议部分在谈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之后的第三点就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按学校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社区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无形的课程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5个方面展开。

但究竟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课程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两大类别,其中课程文字资源是有形课程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由教教材用教材教"的转变。因此,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组合,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涉及面很广,很多开发需要添加设备、投入资金、增加教学时间,这些显然很难实现。但以开发学生生活经验为重要内容的课程资源开发是切实可行的。初中学生已经是十多岁的少年了,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而初中生物恰好与学生的阅历和生活有自然、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生已有的前知识、前概念自然为我们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二、开发以学生生活经验为重要课程资源对生物课堂教学的意义

开发以学生生活经验为重要课程资源对生物课堂教学有什么意义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

3、有利于学生提升课堂甚至课后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三、常见的学生生活经历、经验

1、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学生自己和家里人患过一些疾病,由于自己不小心受到过一些意外的伤害,自己或家人饲养过一些动物,种植过一些植物,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森里公园、湿地等,和父母一道买菜、洗菜做饭等,家里酿米酒葡萄酒、做泡菜,做腊肉香肠,蒸馒头、烤制面包等。

2、他们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如很多彩色图片,十万个为什么等,看电视上网等途径,可能已经了解了不少生物科学信息。这些都是生物课无形的资源。       

四、有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些做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当前,我国已在倡导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虽然偶尔也有一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如讨论、回答等,但是由于课程资源比较单一,教师只讲清教科书上的现成结论,或指导学生在书中画上答案等。因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被书本知识束缚着。 而开发并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恰好能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

1 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比如:让学生在家庭栽培一种植物或饲养一种小动物,应定期检查学生的操作和观察记录,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为切入点建构新的知识

        在知识内容的建构上,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做题材,使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农村学生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直接经验,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知识的生成和应用要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实践。

在加了蔬菜煲汤或者煮面条时,汤的颜色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联系细胞膜的功能,将腌制泡菜、做米酒,葡萄酒、做香肠腊肉等实例引入课堂,可以很好的联系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很好地引导学生逐步探索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揭示了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后,再运用这一原理解释食品腐败现象的原因,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从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中理解和建构了新的生物学知识,同时又达到了学有所用的目的,并产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解决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实现科学为大众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形式的生活化,让课堂活起来,在内容上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环境和常识,更让学生感到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使课堂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3、以学生的生活热点问题为敏感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生活是人永远的课堂,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得益于生活,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关注点投向生活,在生活中视野更开阔,头脑更充实,将生活的热点引入课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在认识人类生活对环境的影响时,可以很好的联系江油本地的空气质量为什么在全省老是排在靠后的问题,城区街道多狗屎的问题,使学生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教育机会,将课堂的知识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善待生命,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运用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社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生活于自然、社会和现实世界中,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使学生和他人的生活世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教学不能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学生与现实世界交往的屏障,课堂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和发现许多问题,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那些从学生的自身经验中形成有研究价值东西,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课题让学生研究,并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够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就会意识到课堂上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对教与学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如在《人的性别遗传》一课中,从班上同学男女性别的比例展开,引导学生调查本村、本小区男女性别的比例,理解人的性别遗传决定因素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概念,形成生男生女是自然规律的观念,避免受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生活、社会、自我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