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探究
文◎ 江油实验学校地理备课组 李文静
一、何为“双减”
2021年7月24日,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单来说,“双减”政策就是做两大减法,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这里主要研究在“双减”政策下,地理学科如何在不丢失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二、具体做法探究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由于学科特性,并且在“双减”政策下,应当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不布置课后作业,所以如何把握好课堂40分钟就至关重要,根据日常教学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备课组集体钻研教材及课标。
研究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有质量的课程必备。学习课程标准,改善教学理念,明确减负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到更多的知识点,并且链接中考,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仔细钻研教材,划出中考重难点,对于部分不好讲解的知识点,可以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讨论如何有效地将知识点传达给学生。例如地理教材中《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所以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探究讲解方法,例如给学生播放地球公转的视频、用地球仪演示等等方法,将知识点简化,由难化简,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2.重视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要做到灵活多变,引“生”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图片、视频导入法,营造情景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等,结合本堂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并运用各种导入方法。例如在学习《农业》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导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农作物,设身处地思考自己所扮演的作物所属的农业部门及分布地区,极高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3.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师应当在钻研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加工,将知识点重组、合并、放大、缩小等等,按照中考考点适当地对知识点进行添加、删除,并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吸收知识点。
4.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现目前很多教师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由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很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降低,不利于知识点的吸收,所以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课堂中,教师可以多多设置提问环节,对于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主动在头脑中过几遍,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与理解。例如,在学习到《气候》这一节内容时,先问学生是否还记得到什么叫气候,学生就会主动结合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在脑海中有一个回忆的过程,巩固了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再来回答问题就会极高地提升学习效率。
5.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在“双减”背景下,地理学科应当加强对课堂时间的使用效率,不占用学生课后时间,所以有一个高质量课堂练习就至关重要。在课前,教师制作PPT时就应当结合本节课知识点合理设置练习题,并且按照课程标准链接到中考题型,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练习。
总的来说,在“双减”政策下,地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前备课认真准备,结合课标以及中考考点,理清思维以及教学环节,要做到课堂环环相扣,思维逻辑严谨。适当在PPT中设置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疲惫感,促进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灵活运用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摒弃灌输式、机械式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