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书院教师培训】“导”出精彩课堂来

王志勇
2021-03-26


“导”出精彩课堂来

四川省江油实验学校 621700   王志勇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只有真正实现和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必须明确主导的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各个要素科学统筹,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本文就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做了一定的探讨,从导趣、导情、导法、导议、导动、导思、导疑、导创几个方面交流心得。

关键词:课堂教学   引导   方法   效率

有效教学的实现,最终还是要回归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组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有效教学,关键要在“导”字上下功夫。下面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部分案例为例,交流一些点滴做法。

一、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导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如在学习巴西一节时,播放美国《2012世界末日》电影片段,结合网络热议的玛雅预言之一2012—世界末日为导语,设问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马上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迫不及待地想了解2012、玛雅预言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简介玛雅预言,顺势点明分布就在美洲地区,引出巴西这个拉丁美洲大国。

二、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导情

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培养、交流,是课堂愉快成功的保障。素质教育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的过程就是培养情感的过程。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情感。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应四分含情,六分含理,做到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

在学习美国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前说:“我们学习美国高新技术情况,决不是让同学们羡慕,而是要看看我们的差距有多大,我们同学应该怎样做!”在结束时,我采用如下结语:“美国取得高新技术成果的原因很多,与其相比,我国目前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某些领域我国还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且我也相信,只要你们刻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科技意识,我国会很快迎头赶上的!”再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结尾如下:“本区面临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做保证。我国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我们也要爱惜粮食、珍惜资源,尽快跨入小康社会。”

三、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导法

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必须给予有效的学法指导,变“讲师”为“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获取新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时,首先理解活化石的意思,进而提出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古老生物,学生根据生物学知识,能够从进化缓慢开始分析,层层递进,非常顺利地探究出此美称得来的原因,积累了分析地理事物的学习方法。

四、以智慧点燃智慧—导议

讨论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生生协调的自由论坛,是学生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方法,也是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表达思维过程、结果以及其他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语言智能。

在学习极地地区时,组织开展了南、北极地区的主人为何不同的讨论。同学们积极踊跃,热烈讨论,深度交流。在汇报交流时想不到思路很宽:如南北极气温差异、南北极地区海陆、北极熊和企鹅的生理特征、人类活动、大陆漂移、物种起源以及进化等,思路基本涵盖了专家分析的方方面面,这就是讨论交流给同学们带来的成长。参与谈论交流就有收获,讨论结果科学与否对初中学生并不重要。

五、课堂不能出现一个看客—导动

体验是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活动,在互动中培养读图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理清因果关系、形成动手绘图能力等,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起来,引导学生动手填注图表、提取图表信息、分析发现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者。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学生通常要准备一个作业本,首先绘制该地区的轮廓,并标识主要地理事物,提升地理基本技能。在活动中积累,在活动中发现,进一步根据各个地理要素分析主要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升分析能力。动当然不只是表面的动,而是更加深层次的心动,大脑在思维,思维在参与,不仅要行动,更要心动。

六、真知灼见,来自多思善疑—导思

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学习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学习反思是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教师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总结反思,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归纳总结,以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

每节课总结时,总是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对哪些感受和体会特别深,还有哪些方面有疑问,或者谈他想要交流的东西。同学们在交流沟通中互相查找对比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就达到了很好的总结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同时学生感受深刻的也是教师成功之处,存在疑惑较大或较多的地方,或许老师在那些方面还应该做进一步改进,促进了教师成长反思,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七、学贵有疑—导疑

学习实质是学习者不断 “生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质疑,不断启发学生,学则思,思则疑,疑则问。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课前我一般要了解学生预习情况,除了了解预习基本效果外,更重要的是看看他们发现了哪些问题。如学习巴西时,学生就提出了许多很好的问题:2012是不是真的世界末日?为何玛雅文明显得很神秘?为何在拉丁美洲混血种人很多?为何英国没有入侵本地区?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有价值,或许他们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但是他们质疑这个过程就是非常可贵的。

八、不能光奏前朝曲,更需新翻杨柳枝—导创

创新能力不仅是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挥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造行为和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其实教材有许多创新类的活动题目:如巴西热带雨林保护与利用,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可以很好的使用。再者,教师不断变化授课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录像教学,热点引入,这些也给学生一个创新意识的引导。我在组织学习极地地区时候,为了让学生方向感明确,将Google earth 用于教学,学生感觉非常新鲜,课堂效果也非常明显。老师总是一个调,学生既没有新鲜感,又无法受到创新的熏陶,可能会出现“你唱你的调,他吹他的号”各行其事的现象。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是一种智慧,引导是一种艺术,引导是一种能力,引导是一种责任,引导是一种积累。只要我们牢牢定位于课堂主导地位,定位不越位,切实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动”起来,努力提升引导的能力和艺术,一定会导出高效、精彩而充满生命力的地理课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