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书院教师培训】让历史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

2021-03-31

让历史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

_ 王扬贵

------------------------------------------------------------------------------

    开卷考试下,如何让枯燥的课堂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让历史教学恢复鲜活的本来面目,这是历史教师应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探索积累,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教会学生体验历史和品味历史、精彩的历史故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的问题意识、教学语言技巧对激发学生兴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非常重要,从而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青春活力

------------------------------------------------------------------------------

2008年起,我市开始了历史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历史开卷考试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反而一些使师生进入了误区,学校和学生都认为,历史只考30分,是副科,考试只要翻书照抄就行。因此,思想不重视,学校压缩历史教学时间,学生学习懒散懈怠。在有些学校,历史课成了鸡肋,什么人都可以教,兼职的、年老的、体弱多病的,使教历史成了福利,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而现在开卷考试更注重知识的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学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如何应对这种现状,扭转被动局面,守住这块教学阵地?我们只有知难而进,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让历史教学的散发无穷的魅力。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开卷考试5年来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    历史学习需要体验

体念是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有人说:听了,忘了;看了记住了;做了,学会了、理解了。历史需要体验,历史体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在制作中体验。动手做,可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体验到原始先民的艰辛和对课文的理解,我指导学生制作了一两件石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并尝试着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如削砍树枝,挖掘植物的根茎等,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叹发明、制造工具的不易和原始人生存的艰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对比,也会使学生体会到生产工具的先进与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除体验制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历史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历史,通过历史信息的搜集,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资料中体验历史,通过实地考察历史古迹文物和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在考察中体验历史。

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再现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距离,让历史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念、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

二、    历史教学中需要有品味

司马迁的《史记》不光是一个个历史事实构成,他在记叙很多历史事件时,都会发表自己独特看法,融入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智慧去品出历史的味道,。易中天品三国也是这样,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品出了三国的味道,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不能跳出教材看教材,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时,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从一国两制和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人民的利益方面来讲解,这两个问题课本上明确的答案,教师再来讲解,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讲解这个问题时,融入了我个人的理解,一是从国际社会角度来,国际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些国家的支持为我们维护国家统一扫除了外部障碍;二是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方面来,谁想分裂国家、破坏统一,谁就是分裂分子、人民的公敌,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人历来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已任,这种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约束力;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认同感,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祖同根;四是应跟现实联系起来,台湾同大陆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房地产价格的攀升、大陆观光团对台湾旅游业的影响、两岸的贸易等方面来加以说明。我从以上方面来讲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    历史课堂需要有故事情境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喜欢看百家讲坛,却对相关的历史教材知识不感兴趣,他们看大国崛起、易中天《品三国》,但学到《明治维新》、《三国鼎立》时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他们谈论《亮剑》中李云龙、楚云飞兴致勃勃,但说到国共的两次合作、两次分手却稀里糊涂,混淆不清。为什么学生会对同样的历史知识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我认为,我们的历史教材缺乏故事。史学名著《史记》之所以大家喜欢,它都是有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汇集而成;美国的历史教材也是由故事编成的,既使林肯没有多少故事,教材中也要编一个他小时候如何诚实的故事。有人说: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他们是鲜活的,灵动的,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如今,多彩的历史变成了生硬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鲜活的历史在剔除了血肉过后只剩下一副干巴巴的躯壳——背景、内容、结果、影响。没有生命的历史是呆板的,死气沉沉的,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结合教学实际,赋予历史生命,再现历史情境。所以依据可靠的史料,创设新颖的故事情境,是一条好的教学途径。

例如,我在教学川教版九下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故事:1933年,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呼的吹着,一个穿着单薄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女孩问: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为什么我们没有煤呢?”“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可是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讲完故事后我不紧不慢的问到:“小女孩因为家里没有煤而挨冻的根源是什么?”   “这个现象是不是互相矛盾呢?” 他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我因势利导地讲当时不仅煤太多了,而且牛奶也太多了,猪也太多了,一桶桶的牛奶,一车车的大肥猪被倒进河中,仅1933这一年,美国就有640万头被活活淹死。当时不仅美国出现这一个现象,而且英国法国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这个现象。当时不仅小女孩的爸爸失业了,欧美各国共有300多万工人都失业了。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矛盾吗?它并不矛盾,这就是当年真真实实发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为什么会产生呢?这个故事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对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起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   历史课堂需要人文关怀性

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课堂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教学要迎合学生的需求。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就被历史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着: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某事,原因是什么,主要人物有谁,有什么意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学生们对历史总有点敬而远之,甚至逃之夭夭。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新课改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发展中的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很显然,传统的八股文一样的某年某月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我们教学的对象,这些活生生、有感情、有智慧、有活力的 ,需要的是一种鲜活的知识呈现方式。

有些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但都喜欢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讲述,由此可见,学生们需要历史知识和智慧,但他们讨厌枯燥的说教、乏味的罗陈,他们希望以生动的形式接受丰富而又深刻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不要把他们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而应把他们作为有血有肉、平等主体的人。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如果能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按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知道敬畏生命,并用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这样的左右铭来激励自己,那我们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成为人性化的课堂,才能成为充满着对学生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主义精神。

五、 历史教学需要问题意识

在以百家讲坛为例,为什么人们喜欢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的讲述为什么吸引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善于提问题,让人产生悬念,他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由问题来引发人们的好奇,然后易先生再来,通过问题来加强与观众间的互动。如第十六集《得寸进尺》中,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曹操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每次都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究竟要做什么?是什么事情他一直在牵挂着呢?这是易中天先生常用的方法,每一集的开头都这样引入,即先叙述相关的史事,创设一个矛盾的情景,再从史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缺乏教师跟学生间的互动,或者设置的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有些教师把问题设置成了填空题的形式,把本来丰富多彩、给人以智慧的历史搞成了干巴巴的木乃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中也常用这种方法,特别是在导入新课阶段。别致新颖、妙趣横生的导入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急于想知道结果的渴望,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2课《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时,介绍明朝的廷杖制度:在明朝,打屁股是十分流行的运动,所谓:廷杖,就是皇上打臣子的屁股,风气所及,不管你是庄重严肃的国家栋梁还是学富五车的大学士,皇帝一火,就必须剥掉衣履,老老实实的趴在午门外的砖地上亮出屁股乖乖的挨打。  常常有坚强的官员,痛苦的在地上摆动头部,即使把自己的胡子都擦掉了,都拒绝喊叫。这个廷杖制度沿袭了整个明朝,是皇帝惩办朝臣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已经被故事深深的吸引时。我趁热打铁马上进行提问朱元璋为什么要对大臣实行廷杖,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君臣关系如何?学生说:臣卑君贵。接下来的问题我马上切入到本课的重点:为什么比起前朝,明朝臣子的地位如此卑微,君主的地位更为至上呢?皇帝到底采用了什么办法呢?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当学生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当这些冲突导致学生意识中的认知矛盾激化时,问题情境就产生了。

六、    历史教学语言需要口语化和现代化

袁腾飞与易中天是历史语言口语化现代化的高手,他们在讲历史时,把现代语言和口语运用得淋漓至尽。

袁腾飞,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教师,就因为他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生活,所以学生十分喜欢他的历史课。他在百家讲坛开讲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讲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少数民族羡慕汉族往往是首先羡慕汉族的生活,觉得人家住的是楼,穿的是绸、吃的是油,咱们住帐篷,穿兽皮,喝马奶。不行咱们必须学汉人奔小康……”;他讲朱元璋的廷杖制度时说:朱元璋在朝廷上设立廷杖,你这个跟皇上顶嘴,一言不合怎么着呀?拉着就打……朱元璋这个老东西越到晚年越厉害,这家伙可能有更年期,心里阴暗,动不动为一点小事就动用廷杖。所以那大臣上朝之前,全家包头痛苦呀,壮士一去不复还,够悲壮的,那辞职吧,你敢吗?你什么意思?圣天子在朝,你说不干了,什么意思,立即杖毙。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如在介绍孙策和周瑜时,他这样讲到   “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滴,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在讲曹操时,他说: 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恐怖组织了。

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应该是驾驭语言的高手,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学语言不能像袁腾飞和易中天的百家讲坛那样,让人听了意犹未尽,记忆深刻呢?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观念未跟上时代。很多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言语幽默有生气,但一到了课堂上就马上变得严肃而拘谨。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教书育人是严肃而崇高的事业,如果用词麻辣就会使知识的传授,变得庸俗化、娱乐化。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中学教师既非著名历史学家,又非学术权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按照自己理解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插科打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何不可呢?即使课堂娱乐化了、庸俗化了,如果学生能因此而记住和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也算是最牛的历史教师

参考文献:

吴志悦   博文《易中天现象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几点启示》

魏刚     《让历史变得可以体念和回味》

王宗彬   《由易中天品三国热看中学历史教育的缺失》

袁腾飞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