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影响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原因简析

2021-08-02

   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影响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原因简析

    文 _ 刘世友

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我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实际情况中,学生科学探究实验能力普遍薄弱,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愿动手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对科学探究实验任务只是敷衍了事,有些学生不会主动去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在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黑板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开展了的科学探究实验也存有不少问题,有效性都不高(在这有效性是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在新课改情境下,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让科学探究课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物理教师,通过几年的思考和实践,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影响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深度,学科专业知识和物理科学素养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1、无视科学探究的存在,越俎代庖,以。近几年教科书多次易稿,编排体系也数次调整,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都经历了这几次调整,虽说老师们都进行了相关的课标学习、新教材培训等。但老师的思想意识不可能都达到步调一致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不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一味地依靠原有教材,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注重重要考点的训练,对科学探究既没有在教学方式上体现,更没有把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实施。实际教学中也有不顾《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完全依赖新教材、讲教材(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实验要么教师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完成,更甚至的是粉笔+黑板式的说实验,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机会。

物理教育学家朱正元先生说过,物理概念、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所以说学生不用压强计做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怎么能理解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规律呢?不做透镜成像实验,学生无法理解成像规律,即使强行记住,也会是枯躁无味的,甚至可能怀疑它的正确性;不做小车从斜面上滚下实验,学生对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错误的感知难以改正。

2、物理教师的学科素养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过硬,支撑教学的理论水平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义务教育阶段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配备不齐(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初始学历不达标,而且现任初中物理教师学科专业不一致比例又很大(非物理专业的担任物理教学),这对整体物理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更对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的有效实施影响不小。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有新课程理念,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能按照教材中的思路尽量安排探究实验,但是教学理论水平都不高。所以说缺乏一定理论高度的教学,是没有高度的教学,没有高度的教学就是没有效果的教学,也就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和正能量。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教育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知识面广、教学能力强,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吸收所学内容,初步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学生潜在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可以容忍教师的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如果教师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不能多方面连贯的传授知识,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对学科丧失积极性,对教师产生怀疑,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所以说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的课像和尚念经干巴巴,即使教师磨破嘴皮,不厌其烦地讲述,学生实际上还是不愿听不愿学,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说教师的高度决定教学的高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3、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并发展他们好奇求知的天性。新课程理念也倡导探究性学习,但有些教师只关注科学探究的形式,不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组织教学,学生缺少科学探究的动机,也不可能深入地去探究,使教学环节中花架子太多,表面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教学的有效性较低,有的甚至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力,课堂教学,学生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死板机械被动完成,课堂上显的时间不够,学生一般得不出结果,更不用说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要么课堂气氛活跃过度,老师控制不住场面,探究无实效。

二、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学生的组织管理是否到位和教师在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角色扮演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1、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目标不明确,从而实施科学探究的随意性较大。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期望达到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有定向定位的作用,同时又是判断科学探究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准备不充分的主要表现是:方案设计不合理;器材选用不齐不够学生分组所用;器材未先调试或存在问题导致探究未成功;未事先预做导致出现问题无法及时修正影响探究实验的成功进行,未事先假设可能出现的意外从而不能成竹在胸的解决。

比如我在听《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这一节课时,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用橡皮泥做能承载重物的船,两位学生随意的各做了一个,放入水中就直接沉下去了没有漂浮起来,从学生动作观察来看是准备还再来一次,但盒中橡皮泥没了,只好把水中的捞起来再做但又不能做成形了,这当然不会达到师生所期待的效果了。而且操作同学的整个过程是背对学生完成的,老师没有进行干预,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失败的探究实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如果在课前不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预想到可能出现的意外,那必然是一堂低效零乱的课。不充分的课前准备,定会让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没有实效,同时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会乱作一团的。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老师管理不力,经常是场面热闹,纪律涣散,课堂处于失控的状态,从而造成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如在《平面镜》这一节课中,探究活动的器材有茶色透明玻璃板,相同的两只蜡烛,画有坐标格的白纸,刻度尺等。活动过程交给了学生,教师是不是就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呢?事实上,放羊式的无序活动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能真正把握探究的要领,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与高效的探究。师生应适时讨论设计出探究方案框架,明晰相关器材的作用,为活动的有序展开铺垫,如为什么用透明茶色玻璃板?白纸上画坐标格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教师在活动中的穿针引线,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有序进行,也是对学生以后进行自我探究活动的规范引领。

再者是学生的分组老师未加干预,组内成员的职责不明确,很多时候都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唱独角戏,其它同学只有看的机会,没有实际动手操作,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不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所谓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是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物理课程,能够与物理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各种资源。新课程标准,要求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有计划地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资源。

我们生活中与物理课程有关的物理课程资源是很多的,如,山川、河流、图书馆、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家用电器、自然界中的雨雪冰霜雷电等,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很多自然资源;现代网络通信、现代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现代网络购物、科技馆等又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很多科技资源;课本中的科学世界“STS”我还想知道等扩充板块栏目为学生提供了科技小品阅读资源。然而这些不花钱就能得到的资源又有多少被物理教师带到了课堂?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使物理课程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的束缚,才能使物理教学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全方位地展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魅力。

总之提高物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光有先进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些观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反思。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方法》美 加里•D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 主编 周成平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曲志新.“谈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5.《探究教学的学习指导》   中国人事出版社   靳玉乐主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