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与策略

谢东升
2022-09-26

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群文阅读,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着眼于“大单元教学”,“大任务”与“大情境”是教学的基本要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逐步从单篇阅读的讲授方法中走出来,注重整个单元群文阅读的设计。“大单元”应着眼于单元的整体,以学习任务群为主体和主线,注重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整合有效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提炼单元主题。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人文主题,但这些主题主要是针对阅读篇目而言的,对于写作板块、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不具有涵盖性。对于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而言,也并不存在所谓的人文主题。因此,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是需要提炼的。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安排的是新诗的欣赏与创作,另外还有名著阅读等内容。将这些内容整合为“大单元”,势必需提炼出一个主题。我觉得,本单元的作品都抒发了作家对祖国、人民、故土、亲人、自然、生命的爱,因此“爱的赞颂”就可以确定为该大单元的主题。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括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 等,于是就可以提炼出“千古悠悠此登临”的话题。

(二)选择教学设计的切入口。

所谓“切入口”,指的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主题、话题自然是切入口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可以从自读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作为切入点,因为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敬业和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等篇目,正好对应的是毕淑敏的“三间小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也是议论文体篇目,通过研究,可以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作为切入点,以“自信质疑创造”为主题,以“一场关于创造的讨论会”为主任务,进而将写作单元“论证要合理”、口语交际等内容贯穿于其中。作者举的这两个例子应该算是“文本切入点”,即以某一个具体的文本作为切入点。其他还可把真实的情境任务、具体的语文知识等作为切入点。

(三)寻找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实际上也是教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括《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孤独之旅》等篇目,教师可以围绕“少年成长”的主题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例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话”“让于勒来讲讲自己的故事”“ 为杜小康写-一个成长小传”等。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古典小说,可以引导学生以礼敬的心态静下心来,运用评点的方法精读经典,这就与当下的娱乐、漫画等阅读行为相区别。

(四)坚持以学习语言运用为基础。

大单元设计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本,有机整合提炼单元主题与目标,而这种整合是以学习语言运用为基础的。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所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一、三、六单元选文对于学生精神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单元主题的设计不能只是道德的说教,而是要将学科育人纳入到语文课程根本性质中去。例如可以设计“赤子之心”主题朗诵会,设计“独特的意象与舒婷的情感历程”“海燕的象征意义”《梅岭三章》与《示儿》的意象”等,还可以设计学写新诗的活动,书写自己的“赤子之心”。这种设计就体现出清晰的学科本位意识。

(五)设计合适的关键性教学任务与活动。

教师要认真研究单元教学内容及其特点,研究单元内容中蕴含的教育价值,然后设计与之匹配的学习任务与活动。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小说,就可以围绕“孔乙己去哪里了”的讨论活动展开教学,通过撰写寻人启事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变色龙》的学习可以围绕“我发现的变色龙”组织教学;《溜索》可以围绕“最为惊心动魄的溜索场景”组织教学;《蒲柳人家》可以围绕一丈青大娘或何大学问等人物讲述传奇故事。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戏剧,教师自然可以设计排练与演出等活动,以学校艺术文化节作为大情境,设计“导演说戏”“我就想演这一个”“剧本回头看”等活动环节。

(六)要妥善处理单元整体与单篇文本之间的关系。

大单元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形态,或者说只是语文教学的新思路,但不能取代单篇文本分析的教学方式。即使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也不可泯灭单篇文本的独立特征与价值。也可以说,只有建立在对单篇文本进行透彻理解基础之上,大单元教学才会有落地的现实可能性。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单元主题,整合相关任务,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活动探究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拟从任务、情境、活动三个方面谈一谈“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注重任务设置,让大单元教学有“方”

在单元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去体验文字的魅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让大单元学习更有方向性。

新课标强调:“任务可以分解为几个项目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文本之中。”教师要注重单元整体任务的设置,将其项目化,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过程,让大单元学习更具方向性。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完成诗歌教学为目标。这一单元选取了《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6篇作品,选文既有形式自由的现代诗,又有格律严谨的词作,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进而学会诗歌写作。教师依据单元目标“尝试创作”可以设置如下学习项目:1.诗歌具有节奏美,请给这四篇诗歌划出节奏,按节奏进行朗读;2.诗歌意象优美感人,为了让诗中的意象更加有感染力,请将六首诗歌描绘成六幅图画;3.诗人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意象与意象、节与节之间的组合,请从这两个角度对四首诗歌进行品析;4.仿照六首诗歌中任意一首,选取一定意象,写一首小诗。这四个学习项目紧紧围绕单元学习目标,从“节奏、意象、组合、创作”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品味诗歌,在写作中学会把握诗歌的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围绕六首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画面重构,感受六首诗歌不同的意境,不同诗歌意象丰富新颖程度不一,意境深远度不同。《沁园春·雪》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特定背景下抒发的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抒发了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仔细品读、揣摩诗中意象的涵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独特情感与营造的整体氛围。

项目化的学习需要教师通盘考虑,全面安排,精心设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利用教材,根据单元目标进行诗歌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教材中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和名著导读中的诗歌阅读方法,以及教材补白和“资料链接”中提示的阅读方法,针对诗词文体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写作。

(二)注重情境设置,让大单元教学有“趣”

语文大单元教学需要注重大任务的设置,而大任务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完成。教师需要整合单元的文本资源和语文知识资源,综合运用多種学习方法,改变单个知识情境的局限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抓住大单元的主题设置语文情境,让教学更有情趣。群文阅读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开展语文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单元的主题,设置一定的活动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阅读板块和写作板块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置一定的语文情境。如:“亲情和友情是我们人生中两大重要的感情,这两种感情有怎样的差异呢?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怎样选择呢?阅读本单元四篇文本,试着结合文本的人和事,谈一谈你对亲情、友情的看法,并撰写800字左右的小论文。”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可以将亲情与友情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体悟亲情、理解友情。

(三)注重活动设置,让大单元教学有“味”

阅读教学要变得有滋有味,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丰富且贴近目标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大单元教学更有趣味性,更具实效性。

首先,根据大单元的整体内容设计活动。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文本主旨在于让学生学会朗读,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从而体悟四季的美景。教师可以以“品味四季之美”为主要学习任务设置以下活动:1.选择上述三篇文本其中之一录制朗读音频,并上传到班级QQ群;2.编印“最美的风景”,选取上述文本中的一个镜头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推荐语;制作题为“最美的风景”的手抄报,并且配图赏析;4.选择上述文本中的一篇以书信的形式给你最喜欢的风景写一封信,表达对其喜爱之情。这些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其次,注重创意活动,融合阅读与写作。教师需要在大单元设计中提供支架,让学生进行完整表达。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说明文,笔者选取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梦回繁华》四篇文章组成群文阅读。可以要求学生借鉴文本,尝试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融合了以下阅读与写作任务:1.分析上述三篇文本的说明对象的特点,把握说明的重点;2.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3.身边的文化建筑或遗迹或许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模仿课文文本,试着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处建筑或遗迹;汇编成册,展示交流。班级分成小组,编排目录,拟写好书名,创作序言,汇编成册。可见,经典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读”,更重要的是“用”。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初中生学习其他知识和学科的前提,还是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培育手段。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以往教学模式和思想的弊端性,大单元教学法可以促使初中生掌握一-定自学指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确保他们在没有教师看管和监督的前提下,也可以更加自主的思考和探究语文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以学习项目为载体,设置学习情境,整合学习活动,从而优化学习资源,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