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明珠”课堂改革实施规划方案

2025-01-08

珠海市“明珠”课堂改革实施规划方案

(试行)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特提出“明珠”课堂改革方案如下。

  一、提出缘由

  “明珠”课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源于时代大势要求,源于人民美好期待,源于珠海文化根脉,源于区域改课实践。

  (一)时代大势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的发展,必须放在两个大局之下去看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时代发展要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推行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转型,我们的课堂必须改革。2017年,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珠海人民美好的教育期待。《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珠海市正在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展望二〇三五年,珠海将成为高质量发展全国典范,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成为全球样板,建成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前列的代表性城市。“十四五”时期珠海处于转型发展的窗口期、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和破局突围的攻坚期,将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在珠海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市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抓手。人民对于美好教育的需求,就是我们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特区文化根脉的时代体现。香炉湾畔,珠海城市标志“渔女”静静矗立,高举“明珠”看潮起潮落,人来人往。党和国家做出兴办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让落后的边陲小镇扛起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根和魂,是特区安身立命之本。一代代珠海人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时代赞歌。改革与开放融入了珠海的文化根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特区精神在教育上的现实体现。

  (四)区域课改实践的总结提升。珠海一代代教育人,深耕课堂,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积累很多课堂改革的经验。一是通过珠海市教育局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项目研究,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二是珠海市教育局对接广东省教育厅“争先进、当标兵、建高地”工作的珠海方案的现实路径,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提质、创优、建高地”行动;三是珠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同课同构”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都是珠海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珠海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短板和弱项,系统推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改革,重构指向核心素养的珠海课堂教学新样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珠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课堂架构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课,试也。堂,殿也。课堂,也就是师生上课,共同成长的殿堂,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活力和可能性。结合前期研究基础,现将珠海市“明珠”课堂的架构梳理如下。

  (一)主题:明创未来,珠耀四海

  明,既是光明,也是明天,教师学生有光明的未来,预示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珠,既是珍珠,也是珠海,珠江入海,融通中外,意味着有地方的智慧和特色。

  (二)内涵:分成字面义和引申义。

  1.字面义。明:日积月累,课堂为本。明确学习目标,优化学习设计,整合学习资源,持续学习评价,营造学习生态,实现课堂整体性流程再造、机制塑造和文化打造。

  珠:珠圆玉润,五育并举。树人以德,增慧以智,强健以体,润泽以美,践行以劳,实现课堂内循环和课堂外循环的双发展格局,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学业坚实、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热爱劳动的新时代青年。

  2.引申义。是将“明”与“珠”组成词组来表征课堂内涵,“明”则为过程与方法,“珠”体现为目标与结果,表现为:

  明德之珠——课堂有德,是岭南文化的根脉、中华民族的底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明智之珠——课堂有智,指向核心素养涵育。搭建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效、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智慧型课堂;

  明日之珠——课堂有人,课堂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是师生建构、生成、交换意义的场域。把课堂看作是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路径:导悟练改、融通中外、师生出彩

  结合大数据、大单元、大情境等,通过作业前置和学习任务单的方式以导引学,通过知识树等思维可视化以悟促学,通过精准的练习和训练、体验以练提学,通过持续的评价和调整来以改激学,充分利用珠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的优势,融通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智慧、方式和资源,让师生绽放光彩。

  (四)工作格局:行政推动,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导作用;机构联动,形成教研部门专业支撑,科研院所和高校、社会机构协同推进、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榜样带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确定示范学科带动课堂教学变革;评价驱动,构建实施明珠课堂评价体系。

  (五)实施策略:导悟练改的支架策略、有限讲授的调适策略、自主建构的活动策略、小组合作的共学策略、交流展示的表达策略、深度学习的改进策略。

  (六)操作工具:《珠海市中小学明珠课堂评价表》

  (七)未来愿景:明亮的珍珠,需要去

  擦亮(教师精心设计、师生精彩呈现、课堂精准评价)

  点亮(保持学习兴趣、激发内生动力、培养自主习惯)

  闪亮(体验学习成就、奠基未来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四、主要任务

  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重塑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索、实施、确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珠海地域特色鲜明的“明珠”课堂教学模式。

  五、组织实施

  1.组织领导。加强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成立珠海市“明珠”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组
长:林日团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程
鹏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袁长林 市教育研究院院长

  组
员:市教育局基信科、督导室,市教育研究院高中教研室、义教教研室、教科室、质量检测室等相关部门人员。

  各区(含功能区)要成立由教育局分管局长、教科培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以及相关学段教研员组成的区级“明珠”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负责人。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成立由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务教研主任组成的学校“明珠”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推进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要求。

  具体工作安排:

  启动阶段:2021年3月,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市直属高中启动“明珠”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实施阶段:

  第一期(2021年3月—2022年3月),学科示范推进。普通高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七个学科作为示范学科推进,义务教育学段语文学科从香洲区选出部分学校作为示范学科推进,其余学科相机启动。

  第二期(2022年3月—2023年3月),市直属学校所有学科全面实施。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高新区、横琴新区各选取小学一所、初中一所作为试点学校开展“明珠”课堂教学改革。

  第三期(2023年3月—2024年3月),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明珠”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阶段:2024年3月—2024年7月,总结珠海市“明珠”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凝练珠海“明珠”课堂教学样态。

  2.队伍建设。各区各校要将提升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和课堂教学水平作为重点,把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举办专题研讨、现场展示、交流学习、专题教研等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3.教研引领。发挥教科研机构在课堂教学改革领域的研究、指导、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支撑作用,通过学习研究和总结梳理,不断优化本区域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形成教科研机构---学校---科组---教师的四级推进网络,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教研共同体。市教育研究院将组织编写《珠海明珠课堂实施手册》《珠海市明珠课堂成果汇编》等材料。

  4.经费保障。各区各校要将课堂教学改革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保障课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积极推进教育部试验区建设和广东省教研院项目建设和“明珠”课堂的对接,市教育局设立课堂教学改革专项项目,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5.考核激励。市教育局将建立课堂教学改革考核专家组,定期对各地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培育工作,常态化评示范学校,评选珠海市“明珠”课堂教学改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附件:珠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珠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学校


学科


年级


班级


时间


授课人


课型


节次


课题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

B

C

D


学生维度(50分)

1.前置作业有效完成(10分)

(1)独立完成前置作业;

(2)对学习内容兴趣较高;

(3)积极思考,提出有质量的新问题或质疑并尝试解决。

10

8

5

2


2.学习过程深度开展(10分)

(1)学习过程有管理制度、有组织机制、有成果展示、有持续评价,参与率高;

(2)基础性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基本解决;

(3)学习主题明确,有挑战性,有自主有协作。

10

8

5

2


3.知识体系自主构建(10分)

(1)达成课堂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2)知道前后知识的关联,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3)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积累方法与经验。

10

8

5

2


4.学习技术应用广泛(10分)

(1)熟练使用各类学习用具;

(2)实验或活动操作规范;

(3)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

10

8

5

2


5.学习成果展示踊跃(10分)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展示;

(2)展示形式多样,规范有质量,有创新意识;

(3)倾听其他观点,对后续学习有信心。

10

8

5

2


教师维度(40分)

6.
价值引领正确

(10分)

(1)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10

8

5

2


7.
课堂环节科学

(10分)

(1)基于学情设计,针对性强,具有引导明确、悟感深刻、练习有效、改进精准四个环节,课堂结构模块化;

(2)学习目标聚焦、学习任务清晰,学习支持有力,学习评价多元,课前、课堂和课后作业量适当;

(3)课堂氛围活跃,问题富有启发性,活动富有参与性。

10

8

5

2


8.
核心素养突出

(10分)

(1)依据课程方案和课标实施教学;

(2)问题解决落实核心素养,突出学科语言和学科思维;

(3)突出学科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0

8

5

2


9.
讲授简明扼要

(10分)

(1)控制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确保学生思考与活动时间;讲授内容紧扣重、难点,点拨评价精准恰当;

(2)课堂有弹性,有生成,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

(3)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有效使用数据资源,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10

8

5

2


自主评价(10分)

(1)课堂亲切自然,清晰流畅,课堂教学特色鲜明;

(2)课堂充满激情和趣味,课堂环节优化明显;

(3)课堂师生活动整体融合。

10

8

5

2


总分


等级

评价人/听课人


A:优(≥85)

B:良(71-84)

C:合格(60-70)

D:不合格(≤59)


综合评价

与建议





分享